醫學界相信越早為突發心臟停頓人士做心外壓(CPR)及去顫電擊,越可提升患者存活率。近年不少公眾場所已經設置「自動心臟除顫器」(AED),讓非醫護人士可以運作簡單的儀器拯救生命。有急症專科醫生指出,港人對心臟停頓及AED的認知,較亞洲其他主要地區落後,而隨着人口老化,有必要加強教育及培訓,應對突發情況。
對於因突發心律不正而心跳停頓的病人,AED是他們的救心法寶,儀器操作簡單,設計予未曾接受專業醫護訓練人士使用。多個醫學組織指出,若傷病者在病發後的一分鐘內獲AED急救,存活率可高達90%,每延後一分鐘,機率遞減7至10%。
在公眾場所的AED又有「救心傻瓜機」綽號,由聖約翰救傷隊借出的AED模擬器,一打開儀器便有廣東話語音指示使用者使用程序,包括貼上電極片的位置、分析心律期間勿觸碰傷者、按下電擊掣及施行心肺復蘇法等。團體亦有教授AED證書課程,課時包括筆試及評核僅四小時。